在中国,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旨在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等待审判期间不会逃避法律责任,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然而,是否允许诈骗犯取保候审,并非简单的一刀切答案,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嫌疑人情况以及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这表明,对于诈骗犯,如果其犯罪情节较轻,且符合上述条件,是有可能申请并获得取保候审的。
然而,诈骗罪因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通常涉及金额较大、受害人众多,因此在实践中,法官在考虑取保候审时会更加谨慎。诈骗犯若被怀疑有串供、销毁证据、逃避责任等风险,即使符合条件,也可能难以获得取保候审。诈骗犯的诚信记录、社会评价、前科情况等也是法官评估的重要因素。
再者,取保候审并非无条件的释放,而是附带一定的义务。诈骗犯在取保期间,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离开指定区域,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不得再次犯罪等。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被撤销取保候审,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诈骗犯能否取保候审,关键在于其犯罪事实、社会危害程度、个人情况以及是否能确保其在取保期间不会对社会造成新的威胁。法律保护的是无辜和弱势群体,但同时也要求嫌疑人在接受公正审判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对于诈骗犯,法律既不会轻易放任,也不会无理限制,而是在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