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是一种法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非羁押措施,旨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能够接受审判,同时防止其逃避法律制裁。然而,对于诈骗犯能否取保候审,法律并未规定绝对的“不能”,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诈骗犯如果符合这一条件,且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
其次,诈骗罪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涉及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或者嫌疑人有前科劣迹,可能会被法院认为存在较大的社会危险性,这时取保候审的难度会增加。反之,如果诈骗金额较小,嫌疑人首次犯罪,且有社区矫正的可能,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取保候审的决定还取决于保证人和保证金的选择。保证人需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约束力,并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金则是对犯罪嫌疑人行为的经济保障,如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将被没收保证金。诈骗犯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可靠的家庭支持,可能会提高取保候审的成功率。
然而,诈骗犯罪的本质是侵犯他人财产权益和社会秩序,因此,即便满足取保候审条件,法院在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害人权益时,也可能不会轻易批准。总的来说,诈骗犯能否取保候审,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节、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评估以及提供的保证措施等多方面因素。
总的来说,诈骗犯能否取保候审并非一概而论,法律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对于诈骗犯来说,无论是否取保候审,都应积极认罪悔罪,配合调查,以求得到公正的审判和最大程度的减刑。同时,公众也应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