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保释制度是为了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等待审判期间不逃避法律责任,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种临时性措施。然而,是否能够被保释,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犯罪性质、情节严重程度、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评估、是否有前科记录以及案件进展情况等。
对于诈骗犯罪,由于其社会危害性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法院在决定是否批准保释时会尤为谨慎。诈骗罪通常被视为严重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利用诈骗手段获取大量非法利益,如果保释后有再次犯罪的风险,法院可能会拒绝保释申请。如果诈骗金额巨大或者涉及多人,嫌疑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这也会成为法院决定的重要因素。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两种方式,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二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对于诈骗案中可能涉及的其他特殊情况,如证据确凿、情节恶劣等,法院可能不会批准保释。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被批准保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必须遵守保释条件,如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不得离开指定区域、不得与证人、被害人接触等。如果违反保释规定,司法机关有权撤销保释,重新收监。
总的来说,诈骗是否能保释出来,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对于诈骗行为,除非犯罪嫌疑人符合特定的保释条件,并且能够充分证明其在保释期间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否则很难获得保释。因此,预防和打击诈骗犯罪,不仅需要司法机关的严格执法,也需要公众的法律意识提升和社会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