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被逮捕的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决于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或者审查起诉的; 5.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6. 侦查阶段,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辩护的; 7. 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犯罪嫌疑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保证人需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和良好的品行,能够监督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确保其不会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保证金则需按照规定数额缴纳,如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保证金将被没收并用于处罚。
然而,取保候审并非一成不变,法院可以根据案件进展和被告人的行为表现,决定是否变更或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如果发现被告人有串供、毁灭证据等严重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行为,法院有权决定逮捕。
总的来说,中国法律对于被逮捕人员是否可以保释,是基于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权利的原则进行判断的。申请人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同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保释。这既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也保障了嫌疑人在法律程序中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