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诈骗行为一旦被认定为犯罪,其刑事拘留的期限主要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复杂程度以及嫌疑人的供述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37天,这被称为"刑事拘留期限"。
然而,如果拘留后,侦查机关认为需要对犯罪嫌疑人继续侦查,可以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在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为两个月,包括拘留期限在内。如果期间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侦查羁押期限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三个月。在此期间,如果检察院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可以作出释放决定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对于诈骗案件,由于其涉及金额、受害人数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可能构成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如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侦查机关可能会申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在这种情况下,拘留时间可能会超过37天,但具体时长仍需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进行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法律尊重人权,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在拘留期间,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有权了解被指控的罪名和理由,有权与家人通信或者会见律师。如果被证明无罪或者证据不足,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嫌疑人,并不得对其进行非法羁押。
总的来说,诈骗拘留的天数并非固定,而是由法律规定、案件具体情况和司法程序共同决定。法律的目标是查明事实,保护受害人权益,同时确保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任何超过法定期限的拘留都可能构成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监督和纠正。公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