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临时性强制措施,旨在保证其不逃避侦查、审判,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对于从犯,是否可以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这一规定并未明确区分主犯和从犯,而是以犯罪情节和可能的刑罚为判断标准。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相对于主犯通常承担较轻的责任。在实践中,如果从犯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其犯罪情节相对较轻,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性,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官或检察官会综合考虑其社会危害性、悔罪态度、个人品行等因素,作出决定。
然而,对于情节严重、有重大社会危险性的从犯,即使可能判处的刑期较短,也可能不被允许取保候审,以防止其潜逃或干扰证人作证。对于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案件,如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从犯的取保候审申请可能会受到更为严格的审查。
总的来说,从犯能否取保候审并非绝对,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法律的核心原则是公正和公平,确保每一个嫌疑人都得到应有的审判程序,同时也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因此,从犯能否取保候审,关键在于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全面评估和公正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