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被捕后的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能取保候审,主要取决于其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个人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请,经审查认为没有羁押必要的,可以决定对其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暂时离开看守所,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同时,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应当取保候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能取保候审。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或者犯罪嫌疑人有逃跑、串供、毁灭证据等可能妨碍侦查的行为,即使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也可能被拒绝。对于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重大案件,即使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也可能因特殊情况而无法实施。
在申请取保候审时,犯罪嫌疑人或其辩护律师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证明嫌疑人不会逃避法律责任,对社会不会构成威胁。法院会根据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若被批准,嫌疑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并在规定时间内接受传唤,否则可能会被撤销取保候审,恢复羁押状态。
总的来说,被逮捕后能否取保候审,是一个复杂且严格的法律程序,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司法实践中,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确保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维护。因此,对于每一个案件,法律都会依据具体情况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