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保释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通常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接受审判前,为确保其出庭受审而采取的一种保证方式。然而,保释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结束或者免除刑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直到最终的判决结果出来。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决定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式,即允许嫌疑人暂时离开看守所,但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如定期报告、不得离开指定区域等。如果被保释的人员违反这些规定,有权撤销保释并予以逮捕。
然而,保释本身并不能作为判决轻刑的依据。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根据事实、证据、法律规定以及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进行全面判断,而非仅仅依据是否保释。即使嫌疑人保释期间没有新的犯罪行为,也不代表在审判阶段会被从轻处罚。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公正的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保释制度旨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因此,保释并不意味着对犯罪行为的默认或减轻,而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一种信任,让他们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继续履行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保释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不能改变最终的判决结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保释后,仍需面对法律的审判,只有经过法庭的公正裁决,才能确定其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保释出来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判刑,但也不能因此放松对法律规定的遵守,因为这关系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未来的司法判决。